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第十六届上海乳房重建会议丨杨犇龙教授:乳房重建新探索——假体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10/24 14:10:05  浏览量:120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乳房重建手术为患者提供了重拾自信与美丽的希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植入物乳房重建已成为主流选择,然而,假体并发症问题一直是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第十六届上海乳房重建会议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杨犇龙教授主持了“假体并发症”的讨论环节。会后,肿瘤瞭望就假体重建相关问题采访了杨犇龙教授。

编者按:在乳腺癌治疗领域,乳房重建手术为患者提供了重拾自信与美丽的希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植入物乳房重建已成为主流选择,然而,假体并发症问题一直是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第十六届上海乳房重建会议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杨犇龙教授主持了“假体并发症”的讨论环节。会后,肿瘤瞭望就假体重建相关问题采访了杨犇龙教授。
 
01
《肿瘤瞭望》:作为第十六届上海乳房重建会议上“Session 2实践与争议”环节,“议题四-假体并发症”的主持人,您能否谈谈“假体并发症”这一议题在当前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具体临床意义?

杨犇龙教授:植入物乳房重建是目前乳房重建的主流,大约有70%的患者都选择做植入物乳房重建。在全国范围之内,我们也开展了一项针对乳房重建外科医生的调研,想知道他们选择做或者不做假体植入物乳房重建,最大的顾虑是什么?他们主要提到了两点:第一,耗材费用管控;第二,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并发症)。
 
当前,植入物耗材费用大概需要2~3万元,而且一旦手术失败或者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会非常痛苦,同时还会有经济上损失。所以对于大多数外科医生来说,做每台手术首先要保证成功率,并且不发生(少发生)并发症,第二才是追求整体外观的完美。所以在“议题四-假体并发症”环节,我们详细的讨论了植入物并发症为什么会发生,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如何预防以及发生之后的处理路径。目前很多医院植入物重建做的少的原因之一是,一旦患者出现并发症,医生不知道如何处理,希望听完该环节的深入讨论及处理路径后,能让他们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后如何应对。
 
02
《肿瘤瞭望》:在“假体并发症”议题讨论中,刘坚医生介绍了“胸肌前乳房重建远期并发症的处理路径”,您能否详为我们细阐述一下这一路径的关键步骤和难点?

杨犇龙教授:在植入物乳房重建过程当中,假体置放层次和位置一直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其实最早植入物是放在胸肌前的,后来我们发现放在胸肌后的重建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所以就把植入物移到了胸肌后。但我们也发现,胸肌后乳房重建也存在一些弊端,如会破坏患者正常的胸大肌组织,给患者带来运动畸形。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我们在配合保守性全乳切除的情况下,又希望把植入物从胸肌后挪到胸肌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胸肌前乳房重建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还缺乏远期的并发症相关数据。刘坚教授是我国最早做胸肌前乳房重建的专家,我们特别邀请他分享胸肌前乳房重建并发症的“干货”,并针对并发症处理、预防等关键性问题做出经验分享。
 
03
《肿瘤瞭望》:杜正贵医生分享的“腔镜植入物重建皮瓣坏死与感染的处理路径”引起了广泛关注,您对这一处理路径有何评价?请根据您的临床经验分享下,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如何有效预防皮瓣坏死与感染这类并发症的发生?

杨犇龙教授:近两年来,我们国家兴起了一股乳腺手术的“腔镜热”和“机器人热”,很多专家会选择在腔镜下或者机器人辅助下进行乳房切除并放置假体。毫无疑问,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有它的优势,它能保证患者乳房皮肤的完整性,并且保证乳房表面不留任何疤痕。但因为我们积累的经验还比较少,一旦腔镜手术出现问题的话(如皮瓣坏死、感染),我们还是要在乳房表面做切口,如此就不能避免疤痕的出现了。所以我们请到了国内腔镜经验最为丰富的杜正贵教授和我们分享腔镜下乳房重建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路径。
 
临床实践中,我在放置植入物的时候也会采用腔镜手术,其不但可以使乳房外形更美观并且可以减少植入物暴露的风险。为减少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会选择用冷刀分离皮瓣,并减少皮瓣的热损伤。此外,术中的无菌操作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减少假体的触碰,来增加重建的安全性。
 
04
《肿瘤瞭望》:基于本次讨论,您认为未来在假体并发症领域有哪些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于提高假体植入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议或期待?

杨犇龙教授:植入物重建是非常个性化的手术过程,每个患者具体手术方案的实施都是有差别的,同样患者所面临的并发症和风险也是不一样的。面对不同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风险,我们要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处理流程。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们会推出相关处理路径的指南或共识。
 
乳房重建的并发症还是以预防为主,最好不出现并发症。我们也会通过专家指南的修订,告诉大家哪些情况我们要避免,哪些情况我们要严格遵循。相信这些共识和指南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保障乳房重建的安全性。
 
杨犇龙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师从吴炅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防筛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乳腺癌委员会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
中国医促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青年专家组副召集人
中关村微创联盟乳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青年联盟理事
CBCS指南编撰组秘书,巡讲团成员
《有点不医杨》系列视频节目创始人

 

版面编辑:张靖璇new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