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SCO︱施国海教授:CARMENA研究更新,聚焦IMDC中危人群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5/30 10:21:11  浏览量:1535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肿瘤学奥林匹克盛会——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5月31日至6月4日在芝加哥举行。本次会议将吸引全球百余国家和地区的四万余名肿瘤学同道,围绕国际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治疗技术展开交流和探讨。下文中,施国海教授对CARMENA试验中IMDC风险人群数据更新作点评。

对于伴有全身扩散晚期肾癌患者来说,过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将肾癌患者原发肿瘤切除,并用干扰素进行治疗。CARMENA试验结果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一常规观念,因此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手术切除不再是唯一的治疗方式。CARMENA试验对450例mRCC患者按MSKCC风险组进行分层,对比了减瘤性肾切除+舒尼替尼(A组)与单独舒尼替尼(B组)治疗的效果。基于这个试验,在mRCC中不再推荐CN(NEJM, Mejean et al, 2018)。然而,对于哪些患者仍然可以受益于减瘤性肾切除(CN)仍存在疑问,尤其是中危患者人群。2019年ASCO报道的一项研究(摘要号:4508)对CARMENA试验中的不同亚组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方法
 
CARMENA试验最初根据MSKCC风险组进行分层。为了进行这一分析,研究者根据IMDC风险组对患者进行了重新分类。此外,还分析了一个转移部位和多个转移部位的患者,以及在B组中继发性肾切除的患者。总生存率(OS)为本研究的主要终点。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61.5个月,ITT分析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5.6 vs 19.8 个月,按照 MSKCC分层和IMDC分层的HR分别为0.933(95%CI 0.76-1.15)和0.957(95%CI 0.78-1.18)。
 
采用IMDC危险组因素分析,58.6%为中度危险组,41.4%为低危险组。仅观察中危亚组时,48.1%仅有一个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间隔<1年),A组和B组的中位OS分别为30.5和25.2 个月(HR 1.24,95%Cl 0.81-1.90)。相比而言,51.9%的患者有两个危险因素(主要是低血红蛋白、高纠正钙或中性粒细胞), A组和B组的中位OS分别为16.6和31.2 个月 (HR 0.61;95%Cl 0.41-0.91,p=0.015)。
 
在转移部位的数目方面,33%的患者只有一个转移部位。A组和B组的中位OS分别为23.6和22.7个月(HR 1.08,95%Cl 0.75-1.57)。最后,B组中有40例患者接受了二次肾切除术,与从未做过手术患者相比较,二者的中位OS分别为48.5 个月(95%CI:27.9-64.4)和15.7 个月(95%CI:13.3-20.5)。
 
结论
 
随着随访延长,CARMENA试验证明了在ITT人群中,无论是在MSKCC风险组还是IMDC风险组中,CN并不优于单独应用舒尼替尼。然而对于只有一个危险因素的IMDC患者来说,CN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转移部位的数量对确定合适的手术候选没有帮助。最后,继发性肾切除术患者有很长的OS,支持这一策略。
 
专家点评
 
尽管去年FDA批准了IPI+NIVO(CTLA-4+PD-1)用于中高危的转移性肾细胞癌,今年4月Perbo(PD-1)联合阿昔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但是10年前还是以舒尼替尼等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TKI)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时代。靶向治疗时代评估风险是以MSKCC评分和IMDC评分。CARMENA试验证实,对于MSKCC低危转移性肾癌,可以从手术+靶向治疗获益。对于中高危人群,舒尼替尼治疗并不劣于手术联合靶向治疗。这个结论一出,引起了相关学者的争议,尤其是对于中危病人,需要进一步分析。
 
今年的这个研究更新了随访61.5个月的数据,手术后舒尼替尼治疗(A组)和单纯舒尼替尼治疗组(B组)中位OS分别为15.6个月和19.8个月。其中58.6% 是中危病人,41.4%是低危病人。如果单纯看中危组,48.1%只有一个危险因素,即诊断到全身治疗少于1年,手术后舒尼替尼治疗和单纯舒尼替尼治疗组中位OS分别为16.6个月和31.2个月。一个转移灶占总体入组人群33%,手术后舒尼替尼治疗和单纯舒尼替尼治疗组中位OS分别为23.6个月和22.7个月。B组有40例患者后期行肾切除术,中位OS达到48.5个月,而单纯靶向药物没有手术治疗病人只有15.7个月。
 
这些结果和我们临床观察到的现象接近,但需要指出:在单纯舒尼替尼治疗这组,后续有17%其实是接受了手术的,亚组分析显示,手术比不手术获益。这些靶向治疗后手术的患者大多为ECOG评分较高,疗效较好的患者,换句话说,靶向药物对人群进行了筛选,找到了合适的人群,这些人群即使不手术,可能疗效也很好。
 
其次,MSKCC评分中危的人群中,一个因素及诊断到治疗少于1年的占了48.1%,对于这些人,是目前临床工作中医生面对最多的人群,因此如何对这些人群进一步分层,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首诊即为转移性肾癌的病人,评估为中危,需要进一步分析,转移灶的多少,原发灶的病理亚型,有无伴随症状,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才能决定治疗方案。我们临床也观察到,不同的转移部位与预后相关,如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者肝转移往往预后较差,单纯性肺转移往往预后较好,有文献也表明,膈肌以上转移要好于膈肌以下转移,但是需要排除脑转移。对于中危病人需要分别对待。
 
对于转移部位的数目也是临床关注点。目前在前列腺癌中提出了寡转移、寡复发、寡进展。转移性肾癌也有这些现象,我们中心前期总结了骨寡转移,发现寡转移患者应用靶向治疗后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还有近年来SBRT等放疗技术的进展,对于转移部位较少,可以采用最大减瘤治疗的获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最后,也应该看到,随着TKI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联合,客观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时间不断被刷新,不但疗效发生差异,药物机制也千差万别,手术和系统治疗的关系需要重新认识,这些都需要我们临床工作中注意总结和分析,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专家简介
 
施国海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国际会员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上海泌尿外科外科微创学组成员
上海市肿瘤免疫治疗学组组员
Chemistry medical research、Journal of Cancer and Clinical Oncology等杂志审稿人,浦东科技发展基金评委,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考教师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施国海

分享到: 更多